什么叫温补振荡器的滞变效应和微扰效应
滞变效应(完整温度循环)[3]在一个完整的稳态环境温度测试循环中观察到的,温补晶体振荡器频率温度特性不可重复的一种热致效应(指标多为≤±0.1ppm~≤±0.6ppm)。滞变效应较为简单的计算方法是只计算一个完整稳态环境温度测试循环前后+25℃时输出频率的差值。
微扰效应:主要是由于晶体谐振器制造缺陷造成的,国产化温补晶振加工,温补晶体振荡器输出频率围绕其光滑频率温度特性曲线存在跳点的效应(指标多为≤±0.1ppm~≤±1.0ppm)。微扰效应一般不做100%参数测试,厂家通常采用另外一种***方法,国产化温补晶振,即通过筛选微扰效应小的晶体揩振器来做到设计参数的***。
温补振荡器频率的调节
温补振荡器,其采用模拟数字结合工艺,利用集成的二极管温度计测量环境温度,利用已知的晶振频率和温度的关系来调节晶振频率.在频率调节上采用数字减波法.在大大降低电路复杂程度同时,准确的补偿了频率的误差和温度漂移,频率稳定性达到了传统模拟TCXO的水平.通过低次泛音振荡一倍频方法实现的高频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分解解决了高频补振荡器设计中的若干关键性问题,国产化温补晶振报价,文中以128.466MHz为例,给出了温度晶振的实验结果.
温补振荡器的温度范围
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其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的焊盘;设置于底座上的温补芯片,国产化温补晶振厂家,温补芯片的引脚与焊盘电连接;设置于底座上的石英振子;及焊接于底座的顶部的金属盖板,用于封盖温补芯片和石英振子.本发明中温补晶体振荡器解决了传统温补晶振中无法满足在55℃~+85℃宽温度范围频率稳定度≤±1ppm的问题,通过优化产品的结构和调试方法,实现晶体振荡器在55℃~+85℃宽温度范围频率稳定度≤±1ppm的指标,通过小型化和集成化的设计,实现了产品的SMD5032外形尺寸.